當心!24小時無休工作潮
經濟學家凱因斯(John Maynard Keynes)曾預言,隨著科技革新,21世紀的人類一週只需要工作15小時。但真是這樣嗎?
文/編譯 李郁欣
2011年4月 Cheers雜誌
《單眼鏡》雜誌(MONOCLE)3月號封面故事指出,世界現在已分成兩半:有一半還在堅持朝九晚五,工作與休閒平衡的生活狀態;有一半卻愈來愈朝向24小時全天候營業,又以日本、韓國等東方國家為代表。後者會因此在經濟、財富等各方面超越前者嗎?什麼才是人類理想的運作方式?
從工作時間的長短跟分配,就可以認識一個國家的文化。像西班牙人下午習慣睡上1~2個鐘頭後,再回到工作崗位;看似悠閒的作息,卻讓西班牙人必須工作到晚上9點。而午睡的傳統源自於戰亂頻仍的1930年代,一個人必須兼職2~3份工作,才足以養家活口。
另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日本。日本人講究團體、階級概念,盡忠職守、認真負責,這樣的民族性同樣反映在工作態度上。加班,原是為了善盡職責、完成工作,演變至今卻發展為「誰也不敢比主管早下班」的加班競賽。辦公室裡的政治角力、對公司的高度服從與忠誠,加上同事間的競爭,三方壓力夾擊下,讓加班的意義愈來愈複雜。
只是,瘋狂加班的結果,並不見得提升工作效率,同時也賠上生活品質,導致日本生育率驟降,「過勞死」案例頻傳。
壓力未減,彈性工作不是唯一解答
為了解決工時過長、壓力過大等問題,人們開始追求更能自由、有效率運用時間的「彈性工作」。不過,歐盟(EU)去年公布的資料卻否定了彈性工作能改善工作壓力的可能。資料顯示,無論工時長短,工作壓力只會增、不會減。
問題出於實際生活中,彈性工作者與一般工作者並無明顯差異,同樣遵循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,甚至淪為另一種繁重且無報酬的加班型式。此外,彈性工作並非適合每個人。研究指出,白領女性認為彈性工作沒有具體的下班時間,更令人覺得厭煩,帶來的痛苦大過實質好處。
微調工時,製造雙贏
《單眼鏡》分析,既然工作壓力增減與否未必與工時長短直接相關,關鍵可能更在於人們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型態。舉例來說,法國人一週工時遠低於美國人,工作壓力也自認不比美國人大,但法國人和美國人的工作效能卻沒有很大的差異。
儘管如此,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/生活配置方案,仍然有愈來愈多新的改變出現。美國德州休士頓市曾經進行「彈性城市」(Flex in the City)的實驗,要求市民錯開出門工作的時間。這項措施不僅緩解交通尖峰時刻湧出的車流量和人潮,同時一併減緩工作者58%的壓力。
而在一年工時高達2,316小時的南韓,政府設置了「生育日」(Procreation Day),政府機關晚上7點後熄燈趕人,主管們勸導員工回家陪伴家人,或是「增產報國」。政策實施以來,未見工作效率因工時減少而降低。
可見微幅的調整就能有效提高工作品質,只要多花點心思,企業跟員工都能雙贏。
工作人的兩個世界:8hr或24hr
西班牙
午睡傳統並未淹沒在全球化浪潮裡。下午3點的巴塞隆納, 樹蔭下、長椅上, 仍躺滿午睡的人。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他們總是晚上11點才開始吃晚餐。
美國
在工時上享有彈性工作者較為普遍,也比較懂得聰明管理壓力。關鍵在於他們妥善安排工作時間,避開交通尖峰時段的車潮、人潮,利用這類技巧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法國
法國人可以放棄每週35小時工作制,但絕不會在飯桌上做出妥協。
芬蘭
加班?在主管眼裡,加班意謂著工作沒效率。
荷蘭
荷蘭男性平均一週工作37小時,女性則為26小時。低工時文化源自於保守個性和對托兒服務的不信任。荷蘭女性超過一半從事計時工作,創造出薪資優渥、高社經地位的打工文化,也讓不少男性開始投入打工行列。
澳洲
澳洲智囊組織(The Australia Institute)開始推廣「準時下班日」(Go Home on Time Day),這項措施也顯示了澳洲工時過長的問題。
台灣
行政院主計處統計,2010年全年每人月平均工時為181.2小時,換算每週工時約41.8小時,比2009年還增加1小時。就行業別來看,製造業、支援服務業的工時增加最多。
日本
日本人認為「比主管早下班」有違工作倫理。加班因此成為日本生育率急速下降和過勞死案例頻傳的元兇。
南韓
南韓,全球工時最長的國家之一。近年來,政府開始推動「生育日」(Procreation Day)。下班時間一到,政府機關就關燈,主管勸導員工回家陪伴家人或「增產報國」。
英國
大部份英國人不知道何時該停止工作,甚至將工作帶上床, 深夜裡抱著筆記型電腦,在床上敲著鍵盤工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